2月11日下午,第十六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分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北京和东京间通过视频连线举行。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与日本经济产业省、日中经济协会共同举办,此次汽车分论坛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和日本经济产业省制造产业局共同组织,国际合作中心协办。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低碳竞争力逐渐成为支撑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为全球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汽车产业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积极参与者和践行者,也是把握全球汽车产业重塑变革机遇、实现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倡导各国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过程中大力推动能源转型,支持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努力实现2050年净零碳排放目标。
近期,多地出台实施方案,积极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厚植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全方位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更好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
2月1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并介绍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有关工作进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情况以及全国电力市场交易规模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曾经涨势汹涌的碳酸锂,在2023年价格显出了颓势,据上海钢联数据显示,2月13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下跌2000元/吨,均价报45.3万元/吨,不仅和今年初的约52万元/吨价格相比,跌幅超过12%,和2022年11月中旬约60万元/吨历史高位相比,跌幅更超过了24%。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有色金属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较工业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774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精炼铜产量1106万吨,同比增长4.5%;原铝产量4021万吨,同比增长4.5%。
锂二氧化碳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锂离子电池的7倍以上。此外,锂二氧化碳电池能够在输出电能的同时将二氧化碳固定为碳酸盐和碳,因而具有储能和固碳的双重优势。
2023年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组织召开2023年一季度电子信息制造业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来自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以及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代表参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的贺信中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2月21日至22日,第二届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论坛在深圳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出席主论坛并致辞,同期,还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工作调研座谈。
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发展,不断提升先进产品供给能力,总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23年2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正式开启2023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讲话,相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代表参加。
近日中央工作组密集赴江西宜春调研、督导当地锂矿开采。另据记者了解,宜春当地锂矿选矿企业目前已全行业停产整顿。
截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退役潮”也接踵而至。尽管近年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进军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但整体来看这一市场仍是“蓝海”,整体竞争格局暂时呈现“小、散、乱”的局面。随着“退役潮”临近,规范动力电池回收迫在眉睫。
为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对电器电子行业绿色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2月24日,电器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标准工作组(第三届)第一次全体委员大会在京顺利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有关同志,标准工作组全体委员和行业专家等130余人参加了会议。
近年来,废旧家电拆解行业发展迅速,规范拆解量不断扩大,拆解技术显著提升,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但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其中包括面向废旧家电拆解企业的基金补贴不到位以及“私拆”现象频频的问题。
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专栏《我来自人民》,对话全国人大代表、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来。
202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遭遇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从国际看,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乌克兰危机复杂演变,世界经济滞胀风险上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从国内看,疫情反复延宕,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稳增长稳就业困难增大。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果断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促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最新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面记录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压力奋进拼搏的过程,生动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
3月1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了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的成就和最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