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深圳开启“垃圾强制分类”时代 个人未按规定投放将罚50元


深圳全民垃圾分类时代来临,日前2017位市民共同见证《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的全城发布。市、区两级城管部门正加速推进住宅区(城中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规范设置,计划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并配套完善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


建立强制分类打造“深圳模式”


今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深圳是其中之一。深圳市城管部门也确定,要推动深圳生活垃圾分类从以往的鼓励为主转变为全面强制。将从“全市物业小区和城中村分类设施全覆盖、制作清晰的垃圾分类指引、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立法强化强制力”三方面着手,率先建立强制分类制度,打造“深圳模式”。


据介绍,深圳将采用专业化分类和社会化分类相结合的“双轨”战略,运用“大分流细分类”的推进策略,全面构建“源头充分减量、前端分流分类、中段干湿分离、末端综合利用”的生活垃圾分类“深圳模式”。目前,大件垃圾、废旧织物、年花年桔、园林绿化垃圾、果蔬垃圾、有害垃圾、餐厨垃圾等生活垃圾“大分流”体系已初步建成,通过专业化的分流处理手段为末端焚烧与填埋“减负”。


为推进“细分类”,让全民参与分类,6月3日上午,由市、区两级城管部门联合举办“全民分类时代·邀您共同见证”深圳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发布会举行,并同步发布《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让市民明确分类标准、准确实施分类投放。《指引》由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编制出台。


发布会在市中心书城广场西设主会场1个,设10个分会场分布各区,共有2017位市民成为开启“全民分类时代”的历史见证人。


《指引》清晰明确引导市民准确分类投放


发布会现场,市城市管理局副巡视员杨雷解读《指引》。市人大代表肖幼美、政协委员李毅、公益组织代表、市民家庭代表先后上台,呼吁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倡议广大市民使用《指引》,坚持实施垃圾分类。


“有专业的分类垃圾桶,居民有了目标和指引,知道哪些是专门回收塑料、纸张、玻璃的,分类非常清晰、简单、精准。”公益组织绿典环保的负责人李东得认为,垃圾分类是个复杂工程,居民每天产生的垃圾有很多种,居民分不清楚,有了指引后,今后投放垃圾会很明确、简单,公益组织也会在各个社区致力推动这个事情。在政府投放垃圾分类设施的同时,公益组织也会发动志愿者更好地去引导。


“通过这个活动,市民知道了垃圾分类有这么一个指引,知道该怎么做、怎么去给垃圾分类,然后推动全社会、社会组织、各单位共同努力。”人大代表胡桂梁则认为,垃圾分类虽是举手之劳,但大家不参与就推行难。这是个系统的活动,告诉深圳市民,政府正大力推进垃圾分类,给老百姓信心,使老百姓付出的劳动有价值,使深圳的蓝天更蓝,环境更好。


据悉,《指引》对住宅区(城中村)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容器标准化配置、家庭生活垃圾的类别和投放方法、垃圾分类处理收运处理体系及处罚措施做了清晰的说明。比如,指引市民家庭垃圾怎么分类、住宅区应具备的分类投放设施有哪些等。


此外,这2017位市民在现场还与本土民间画家一起涂鸦鹏城风景、欣赏少儿艺术团现场演奏、作为见证人拍照留念,感受不一样的活动和乐趣。


《指引》部分内容:生活垃圾分类后如何处理?


大件垃圾、年花年桔、废旧织物、玻金塑纸将由各区城管部门委托的专业企业分类运输、资源化利用处理。


有害垃圾(电池、灯管)由市城管部门统一委托的专业企业进行单独运输、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其他垃圾由各区城管部门委托的专业企业负责收运,运往焚烧或填埋处理。


强制分类,单位和个人应承担的责任


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未公示垃圾分类投放时间或地点的,处2000元罚款;未将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交由符合规定的单位分类收集、运输的,处5000元罚款。


单位或个人未分类投放或者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对个人处50元罚款,对单位处1000元罚款。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