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17(摘要)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从源头上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再生资源回收率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一、行业发展基本状况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从源头上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再生资源回收率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一)总体分析
2016年初,长期疲软低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反弹,国际期货市场铁矿石、钢铁等原料价格回暖上升,钢铁企业经营逐步向好,采购废钢铁数量较往年增长,推动了废钢价格大幅上涨。废钢回收企业纷纷恢复业务,建立新的回收站点和加工配送中心。此外,废有色金属、废纸的价格也一路上升,回收企业和利用企业的市场交易变得频繁活跃,打破了近年来再生资源回收量小幅下降或增长缓慢的趋势,从业人员锐减的态势得到扭转,回收行业正在逐步摆脱效益低迷的发展态势。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数量约为10万多家,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为1500多万人,虽然专职回收人员数量有所下降,但兼职回收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
1.回收总量基本情况
截至2016年底,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十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2.56亿吨,同比增长3.7%。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废电池,同比增长20%。
序号 |
名 称 |
单位 |
2015年 |
2016年 |
同比增长% |
1 |
废钢铁① |
万吨 |
14380 |
15130 |
5.2 |
|
大型钢铁企业 |
万吨 |
8330 |
9010 |
8.2 |
|
其他行业 |
万吨 |
6050 |
6120 |
1.2 |
2 |
废有色金属② |
万吨 |
876 |
937 |
7.0 |
3 |
废塑料 |
万吨 |
1800 |
1878 |
4.3 |
4 |
废纸 |
万吨 |
4832 |
4963 |
2.7 |
5 |
废轮胎 |
万吨 |
501.6 |
504.8 |
0.6 |
|
翻新 |
万吨 |
28.6 |
28.8 |
0.7 |
|
再利用 |
万吨 |
473 |
476 |
0.6 |
6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
|
|
|
|
|
数量 |
万台 |
15274 |
16055 |
5.1 |
|
重量 |
万吨 |
348 |
366 |
5.2 |
7 |
报废汽车 |
|
|
|
|
|
数量 |
万辆 |
277.5 |
300.6 |
8.3 |
|
重量 |
万吨 |
871.9 |
721.3 |
-17.3 |
8 |
废旧纺织品 |
万吨 |
260 |
270 |
3.8 |
9 |
废玻璃 |
万吨 |
850 |
860 |
1.2 |
10 |
废电池(铅酸除外) |
万吨 |
10 |
12 |
20.0 |
11 |
合计(重量) |
万吨 |
24729.5 |
25642.1 |
3.7 |
注①:2013年以前公布的废钢铁回收量数据主要是大型钢铁企业的数据,自2014年起,将中小型钢铁企业回收的废钢铁、铸造和锻造行业使用的废钢铁数量纳入统计范围。
注②:2013年以前公布的废有色金属回收量中没有统计热镀锌渣、锌灰、烟道灰、瓦斯泥灰中废锌的相关数据,自2014年起,将从热镀锌渣、锌灰、烟道灰、瓦斯泥灰中回收的废锌数量纳入统计范围。
2.回收总值基本情况
2016年,我国十大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值为5902.8亿元,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主要再生资源品种价格持续走高,同比增长14.7%。其中废电池增幅最大,同比增长34.1%;只有报废汽车出现了下降,同比下降11.4%。
表2 2015-2016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类别回收价值表
序号 |
名 称 |
2015年 |
2016年 |
同比增长% |
1 |
废钢铁 |
1984.4 |
2042.6 |
2.9 |
2 |
废有色金属 |
1395.6 |
1829.0 |
31.1 |
3 |
废塑料 |
810 |
957.8 |
18.2 |
4 |
废纸 |
642.7 |
744.5 |
15.8 |
5 |
废轮胎 |
65.1 |
70.5 |
8.3 |
6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
78.3 |
94.4 |
20.6 |
7 |
废旧纺织品 |
7.54 |
8.6 |
14.1 |
8 |
报废汽车 |
122.1 |
108.2 |
-11.4 |
9 |
废玻璃 |
21.3 |
22.4 |
5.2 |
10 |
废电池(铅酸除外) |
18.5 |
24.8 |
34.1 |
11 |
回收总值 |
5145.54 |
5902.8 |
14.7 |
3.主要品种进口基本情况
2016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四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共进口3990.4万吨,同比下降2.8%。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废有色金属,同比下降8.5%。
表3 2015-2016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进口情况表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2015年 |
2016年 |
同比增长% |
1 |
废钢铁 |
万吨 |
233 |
216 |
-7.3 |
2 |
废有色金属 |
万吨 |
576.7 |
527.5 |
-8.5 |
3 |
废塑料 |
万吨 |
735.4 |
734.7 |
-0.1 |
4 |
废纸 |
万吨 |
2928 |
2849.8 |
-2.7 |
5 |
合计(重量) |
万吨 |
4104 |
3990.4 |
-2.8 |
备注:1、废有色金属进口是指含铝废料、含铜废料、含锌废料。
2、我国进口废有色金属实物量按36%的比例折算。
(二)行业发展特点
1.龙头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
近年来,互联网介入再生资源回收领域,装备技术升级改造加快,新环保法颁布实施,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小型企业原有的渠道优势逐渐削弱,经营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为行业提供了大量并购机会。在兼并重组浪潮中,葛洲坝、格力电器、格林美等行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范围逐渐丰富,经营范围拓展到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塑料、废钢铁、报废汽车、废电池等品种的回收利用,处理方式由分拣、初加工向深加工方向延伸。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格林美、启迪桑德等上市公司将目光投向海外,越来越关注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专利技术的研发和标准的制定,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启迪桑德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企业设计研发团队;格林美已经拥有300余项专利,并参与制定了10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2.以两网协同为代表的回收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商务部积极配合城乡住房建设部推动生活垃圾清运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衔接工作,支持部分省市开展两网衔接试点工作,探索上游分类、中游运输、下游处理的系统工程,完善垃圾回收处理设施,减少垃圾二次分类,在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的同时,达到建立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体系的目的。如北京市大胆改革,将再生资源回收职能由北京市商务委划归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由北京环卫集团整合全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进一步提高回收效率。上海市在长宁区试点垃圾房改造,将垃圾分类点与再生资源回收站同步建设,广州则制定低值回收物的补贴政策,促进两网协同发展。
3.回收行业创新步伐加快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回收行业的结合,回收行业创新步伐加快。一是具有代表性强、示范推广性好的回收模式应运而生,如厦门废品大叔搭建微信、APP、PC端等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平台,服务于企业和居民端客户,提高了再生资源回收交易的便捷性;深圳淘绿自主研发的互联网回收服务平台,推动了传统回收方式向线上交易服务+线下分拣的“互联网+回收”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废旧手机的回收效率;二是高效自动化分拣加工技术及设施被回收行业普遍应用。如上海燕龙基引进废玻璃自动分拣设备,大幅提高了分拣效率,实现了废玻璃的分拣精细化;江苏华宏自主研发的自动化废金属破碎分选系统,提高了加工分选效率,提升了熔炼炉的使用效率,达到了节约能源和生产成本的目的。
4.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向多品种拓展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引导产品生产者承担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责任,激励生产者推行产品源头控制、绿色生产,从而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我国自建立了由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缴纳处理基金以来,共有5批109家处理企业年处理“四机一脑”的能力达到1.5亿台,回收拆解总量接近3亿台,年均处理量增速达到58%。为进一步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明确生产者承担其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资源环境责任,支持电器电子产品、汽车产品、铅酸蓄电池、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等4类产品骨干生产企业通过开展产品生态设计、使用再生原料、保障废弃产品规范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加强信息公开等方式积极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相关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形成责任明确、规范有序、监管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生产企业切实落实资源环境责任,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和资源环境效益。
5.包装废弃物回收日益成为热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网络购物迅速发展,各种包装使用量呈井喷式增长,我国每年包装废弃物产生量约为4000万吨。2016年,关于《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陆续出台,明确指出要在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推动我国包装产业供给侧改革,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关键技术,提高产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建立和形成绿色生产体系,增强标准管理水平和国际对标率,解决制约包装产业发展的“瓶颈”。企业层面也陆续开展了实质性的行动,菜鸟绿色联盟公益基金作为我国首个物流环保基金,专注于解决日趋严重的物流污染现状,推动快递包装创新改良,减少快递包装的浪费和污染。
(三)各主要品种回收情况分析
1.废钢铁回收情况分析
2016年,我国粗钢产量80837万吨,同比增长1.2%;生铁产量70074万吨,同比增长0.7%;钢材产量113801万吨,同比增长2.3%。由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贸易走势低迷,铁矿石进口价格维持小幅调整上涨趋势,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102412万吨,同比增长7.5%。
2016年,我国回收废钢铁为15130万吨,同比增长5.2%。其中,重点大型钢铁企业回收废钢铁9010万吨,同比增长8.2%;其他行业回收废钢铁6120万吨,同比增长1.2%。废钢铁价格在年初触底反弹后,全年基本保持小幅增长的走势。我国进口废钢216万吨,同比下降7%。全国炼钢废钢铁综合单耗111千克/吨钢,同比增长7千克/吨钢。废钢铁消耗的增长,反映出重点钢铁企业原料结构发生变化,对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是非常有利的。
2.废有色金属回收情况分析
2016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有色金属行业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取得一定成效,有色金属企业效益明显好于预期,产业总体呈稳定运行趋势。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5283.2万吨,同比增长2.5%,增幅比上年收窄了4.7个百分点;再生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品种(铜、铝、铅、锌)总产量约为1245万吨,同比增长6.7%。其中再生铜产量300万吨,同比下降1.6%;再生铝产量630万吨,同比增长9.5%;再生铅产量165万吨,同比增长10.0%;再生锌产量150万吨,同比增长9.5%。
2016年,国内主要废有色金属回收量约为937万吨,其中废铜回收量约为179万吨,废铝回收量约为443万吨,废铅回收量约为165万吨,废锌回收量约为150万吨。
2016年,中国进口含铜、含铝、含锌废料共计527.53万吨,进口金额84.21亿美元。其中,进口含铜废料334.79万吨,同比下降8.5%;进口含铝废料191.8万吨,同比下降8.1%;进口含锌废料0.988万吨,同比下降54.5%。
3.废塑料回收情况分析
2016年,塑料制品行业的运行走势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高度吻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16年,我国塑料制品总产量为7717.2万吨,同比增长2.7%,较2015年增速扩大。中国出口塑料制品1038万吨,同比增长6.7%;出口金额为2351.7亿元,同比增长0.5%。出口增长率由负转正,塑料制品行业在下行压力下走向良好,对全年走势的趋稳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点击查看官网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