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动态】我协会受邀参加2025年电子循环利用国际峰会分享唤醒城市矿产:中国循环经济的金属再生变革议题

20251110日至13日,电池、汽车、电子循环利用产业国际峰会(WRF2025)在上海举办。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作为此次峰会的支持单位,秘书长助理刘欣伟博士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唤醒城市矿产:中国循环经济的金属再生变革的主旨演讲。

在演讲过程中,刘欣伟博士对中国在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果进行了深入剖析,向全球同行展示了中国在电子废弃物处理及含金属废料拆解产物综合利用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演讲中,刘欣伟博士着重指出,当前全球铜、钴、稀土等战略金属正面临着50年内趋于枯竭的严峻风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子废弃物领域正悄然蕴藏着极为客观的发展机遇。

依据《2024年全球电子废弃物监测报告》权威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电子废弃物产量创纪录高达620亿公斤(人均7.8公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电子废弃物的正规回收利用率却处于较低水平,仅为22.3%。事实上,电器废弃物中富含金、银、铜等种类丰富且储量可观的金属资源。倘若能够达成对这些电子废弃物100%的规范回收与高效利用,从经济环境两方面考量,都将产生巨大价值。

刘欣伟博士强调经过多年规范管理发展,中国已构建多渠道回收、集中处置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形成了从回收、分选、规范拆解到资源化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条。

2012年至202413年间,国内规范企业累计拆解四机一脑(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和电脑)近10亿台,累计获得含金属拆解产物约1100万吨。得益于我国对电子废弃物长达13年的规范化管理与持续推动,曾经饱受争议的贵屿模式已焕然一新,彻底改变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在电子废弃物处理方面存在的不良印象与诸多诟病。

与此同时,刘欣伟博士还重点阐释了我国在含金属废料综合利用技术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已形成成熟完备的产业链,涵盖回收、拆解分选以及深加工等各个环节,实现了从废弃物到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为全球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我协会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长期深耕于废弃电子产品回收拆解、退役锂电池综合利用等关键领域,全力推动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进程。多年来,协会积极投身科研创新,累计参与多项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同时凭借深厚的专业积累与行业洞察,牵头制定了电器电子产品循环利用、锂电池绿色发展等多个方向的一系列标准规范。这些标准的出台,为完善产业绿色发展体系、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2025115日,由协会携手中汽碳、匈牙利罗兰大学以及恩特循环三家单位共同组建的中欧新能源研究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该实验室将聚焦于锂电池回收、标准互认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入研究与务实合作,以此推动中外新能源产业实现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未来,协会将持续深化中欧新能源联合实验室建设,推动中外技术交流与标准互认;组织企业开展国际产业对接,助力中国技术与经验 走出去;同时积极协助欧盟监管机构及企业来华进行实地考察,推动其与中国监管部门及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深度交流与合作关系,为全球电池循环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来源: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

监督:刘欣伟010-58892027807

投诉:朱丽010-58892027

声明:本文为公开渠道发表的文章,仅用于交流和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新闻来源: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