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关注:规范招商引资政策对再生资源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有关政策落实事项的通知》(发改体改〔2025770号)正在各地迅速铺开落地,在再生资源行业掀起巨大波澜。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的规范,更是对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模式的一次重塑。它带来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关乎行业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整个产业的未来走向,值得认真关注和深入研究事态的发展动向。

一、《通知》核心要点解读

《通知》的核心在于全面清理地方政府违规税收返还行为。具体要求各地在20258月底前完成对违规财政返还、补贴等政策的清理废止,并明确禁止20245月后新增违规返税行为。这一举措旨在整治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而进行的政策洼地竞争,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从政策洼地改革高地转变。政策明令禁止各类违规返还税费的行为,其中就包括对再生资源回收等各类平台企业返税 。

二、对再生资源行业的深远影响

(一)成本与运营模式冲击

长期以来,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因行业固有的源头发票困境,部分地方政府将回收平台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企业,使得回收平台在不取得进项发票或进销差大的情况下,也能向利废企业开具13%增值税发票。

《通知》实施后,违规财政返还政策被清理,对于无备案登记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因再无回收平台代开票,导致销售闸口,原来大户归集模式面临迅速瓦解。

对于有备案登记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按反向开票时要面对业务真实性监管压力,应建立健全完整的收购台账、物流凭证等鉴证性资料。对于废钢、有色等回收金额较大的业务,应关注自然人出售者限额约束,即向自然人反向开票时,若对方12个月内累计销售额超500万元,需引导其登记为市场主体,否则无法继续开票

同时回收经营者需在简易计税(3%)和一般计税(13%)中择一适用,且36个月内不得变更。若选择简易计税后下游企业要求高税率发票,可能丧失客户竞争力。

对于利废企业来讲,若不能拿到足够13%进项票,将面临全额负担增值税进销项差的巨大压力,企业成本陡然上升,失去竞争力。

在这种场景下,利废企业要充分利用《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2022年版)》的相关规定执行。纳税人从事《目录》中所列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及时申请享受规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二)行业整合加速

在成本压力下,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的再生资源利废加工企业将难以生存,行业整合速度加快。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渠道优势,将有机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提高市场集中度。

这一过程虽然伴随着阵痛,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优化行业结构,提升整体竞争力。一些小型利费企业可能因无法承受成本增加而倒闭,其市场份额将被大型企业吸纳,从而推动行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三)合规与涉税风险凸显

《通知》的发布意味着税收监管更加严格,企业的合规要求大幅提高。过去,部分企业可能在税收方面存在不规范操作,随着违规返税行为被严查,这些企业面临的涉税风险急剧上升。一旦被认定为违规,不仅要补缴税款、滞纳金,还可能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会涉及刑事责任。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确保税务合规,避免因小失大。

三、再生资源企业的应对策略

(一)优化业务与财务流程

1. 加强源头管理:再生资源企业应尽可能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确保货物来源合法合规,并获取正规发票。以规范采购流程,解决合规进项发票问题。

2. 成本控制与精细化管理:全面梳理企业运营成本,通过优化物流配送、提高回收效率、降低能耗等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加强成本核算与分析,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 探索多元化业务模式:企业可以向再生资源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拓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强化合规与风险管理

1. 税务合规建设:建立健全税务管理制度,加强对税收政策的研究和学习,确保企业税务处理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定期开展内部税务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税务风险点。

2. 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在签订各类合同(包括采购合同、销售合同、合作协议等)时,充分考虑税收因素和政策变化风险,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清晰而引发纠纷。对涉及财政返还的合同,要重新审视其合法性和有效性,及时调整合同内容。

3.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关注政策发展动态,及时掌握行业政策变化趋势。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可能影响企业经营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税务风险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以便企业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三)寻求创新与技术升级

1. 技术创新提升效率: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引进先进的回收技术和设备,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采用智能化分拣设备,可以提高废旧物资分拣的准确性和速度,降低人工成本;利用先进的再生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回收率和产品质量。

2. 数字化转型优化管理: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企业运营管理流程。通过建立数字化回收平台,实现回收业务的线上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业务透明度和运营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

3. 绿色发展树立品牌形象: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绿色环保的企业形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认可,有助于企业拓展市场份额,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关于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有关政策落实事项的通知》的发布,虽然给再生资源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契机。企业只有积极应对,通过优化业务与财务流程、强化合规与风险管理、寻求创新与技术升级等措施,才能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再生资源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新闻来源:生态文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