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我协会推出2024年废弃电器电子回收利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绿色商机等你来挖掘!
2024年,作为我国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发展循环经济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双碳”目标中愈发凸显其重要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资源利用”循环链条的韧性增强,不仅关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更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政策层面,财政部等四部门于2024年1月1日起停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2024年9月13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又印发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指出2024年1月1日之后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采取专项资金的方式予以补贴。专项资金的实施期限为2024年至2027年。从以上政策的变化可看出:拆解企业过度依赖政府补贴的模式已非长久之计。企业应适应政策调整,通过技术与管理创新提升竞争力,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2024年全国具有资质的企业“四机一脑”拆解量合计为9,559.8万台,较2023年下降208.5万台/套,这主要是由于2024年拆解企业发展受限,政策上,基金补贴政策暂停转为专项资金支持后,因配套实施细则缺失,企业处于观望,拆解积极性受挫;市场方面,前期突击拆解消耗电子废弃物存量,致使可拆解资源短期缩减,加之行业向规范化、可持续模式转型,共同引发市场供需波动。
2024年,92家企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总量达到249.49万吨,其中,回收铁及其合金、铜及其合金、铝及其合金、塑料等主要再生原料132.43万吨。2024年主要再生原料中,塑料、铁及其合金、铝及其合金、铜及其合金的占比分别为41.4%、54.1%、2.0%、2.5%。
与往年相比,2024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报告在从政策解读、数据呈现、行业洞察等方面呈现出显著亮点。
政策解读上,全面解析“基金停征”到“专项资金补贴”的转型,对比往年单纯依赖基金补贴的模式,详细分析了“以奖代补”机制对企业盈利模式的影响,如专项资金分配因素及企业申报门槛;新增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的落地案例分析,如海尔智家、格力等企业自建回收体系的成效,较往年仅停留在政策框架解读更具实操参考价值;前瞻性预判政策从“规模补贴”转向“质效补贴”的趋势,例如专项资金对高值化拆解、环保技术的倾斜,对比往年报告更强调政策对行业洗牌的推动作用。
数据呈现上,报告对拆解产物价值进行详细评估,涵盖各省份、分区域及12家头部集团等拆解数据。通过动态图表直观展示2012-2024年行业拆解量、拆解能力和有效产能利用率的变化,深入分析拆解品种结构的演变。首次剖析各省份电废资源流动情况,明确河南、广东、河北为主要流入地,西北、东北地区为主要流出地,并从人口密度、回收体系完善度等方面分析原因,填补了往年报告在区域联动视角上的空白。
面对行业痛点,报告针对专项资金申报难点,详细拆解“阶梯式补贴计算规则”,结合中再生、格力等生产企业详细分析;分析“合规成本上升”问题,如危废处理、信息化追溯系统投入,对比非正规拆解的成本劣势,推动行业规范化。未来展望部分,给出家电回收责任制实施建议,指明“高值化拆解”为核心发展方向,为各方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2024年废弃电器电子回收利用行业报告》的基本框架如下:
我协会作为1994年经国家民政部登记成立的行业协会,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多年来深耕电子信息产业,汇聚了产、学、研各界力量和行业专家。这份报告延续了协会一贯的严谨风格,从政策解读、数据分析到趋势分析,都经过行业实践验证,专业度经得起推敲。
对于希望获取2024年度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行业发展情况的单位或个人,可与我协会联系咨询。如有其他需求,也请随时与我协会取得联系。
联系电话:张女士010-5889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