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起底万亿市场生态困局 环保产业渐入“低价漩涡”

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了新环保法、环保PPP模式、第三方治理、环境监管垂直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从多个方面吸引社会力量共同改善环境质量。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大量“玩家”涌入节能环保产业,在一些细分领域项目竞标时,部分企业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价不利于整个节能环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貌似“夕阳产业”的房地产价格都快涨疯了,而传说中的“朝阳产业”环保项目的报价却只能一路下探。“狼来了!”这是环保企业在很多环保项目中标价格公布后的第一感觉。


在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看来,低价竞争越演越烈,与环保产业过热密切相关。事实上,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的誓言,到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的行动纲领,再到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直至2017年“打响蓝天保卫战”,节能环保可谓唱响了近年来发展的最“强音”。


公开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以15%—20%的速度增长,环保投资超过3万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近半壁江山,占到GDP的3.5%。另据相关测算,仅在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这个细分领域,“十三五”我国需在相关环境工程改造上的设备投入、资金投入,将达1.2万亿元。“可是任何事情热了以后就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需要时间消化,难免就会有一些失败的案例和做法。” 赵笠钧如此分析为何低价中标会引起环保界的争议。


根据E20研究院统计,近17年来,垃圾处理的政府补贴费用呈现大幅下跌状态。1999年,上海江桥垃圾焚烧项目的垃圾处理服务费为213元/吨,而在2009年,价格跌至为90元/吨。此后,价格继续呈下跌趋势。2015年底,浙江绍兴垃圾焚烧项目的价格跌破20元,成交价仅18元/吨。仅仅数月时间,中标最低价从48元/吨骤降至18元/吨,降幅达62%。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收费难以覆盖成本。


一顿垃圾处理费用的合理区间应该是多少?E20环境平台发布的《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成本测算及分析报告》显示,在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为8%,垃圾焚烧热值6500KJ/kg,建设投资为4.5亿元的条件下,垃圾处理服务费单价约为65元/吨。


与垃圾焚烧领域一样,水处理领域最低中标价也呈现断崖式跌落。2015年8月,温州地下污水厂项目中标价0.8元/吨;2015年12月,安徽省安庆市城区污水收集处理厂网一体化PPP项目完成招标采购,中标价0.39元/吨;2016年3月,象山县石浦镇门前塘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招标,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出现1.86元/吨报价。而据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显示,选取全国227座污水处理厂为样本,平均污水处理成本是2.73元/吨。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指出,低价竞标现在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因为政府方的预期已经降低。未来,流域治理、地下管廊等新生事物还有可能出现高收费的情况,而传统的污水、垃圾处理等BOT项目已经再没有机会溢价了。“打个比方,我买一个车,要奔驰的指标,但是我出吉利的钱,那是做不到的。”全国人大代表、永清集团董事长刘正军说。


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一些企业在低价中标之后,运行一段时间后就难以为继,将会与地方政府进一步博弈。对于一些企业而言,低价中标或许只是一个拿到项目的“敲门砖”,真正运营一段时间后就可能会“变脸”。出于利润压力,部分低价中标的企业或通过违规违约节省成本,“低价中标后偷排、扯皮的企业不在少数。”因而,低价恶意竞争伤害的是整个市场的口碑和生存空间。


随着环境监管的日趋严格以及对于环保效果的日趋重视,环保产业正在从原来的工程时代、项目时代,进入产品时代和品牌时代。而对于那些中小企业,薛涛建议,要么进行技术研发、更新换代,要么降低自己的制造成本,要么寻求转型,只有这样才能逃出被兼并的命运。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