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关注:“第一张票缺失”难题未解,反向开票政策到底卡在哪?

20244月“反向开票”政策实施以来,尽管政策旨在解决再生资源行业长期存在的“第一张票缺失”问题,但实际效果远低于预期结合政策落地情况,其核心堵点与痛点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1、政策执行与合规风险

税务合规成本高:资源回收企业需承担代扣代缴自然人个税义务,但自然人普遍缺乏主动纳税意识,导致企业面临税务稽查风险,部分企业因难以核实自然人身份及交易真实性被迫承担额外合规成本。

地方政策执行差异:各地对“反向开票”的备案条件、开票流程等执行标准不统一,例如部分地区要求自然人提供身份证原件,增加了操作难度;同时过去违规返税形成的“税收洼地”仍存在惯性,削弱了政策统一性。

2、市场主体参与障碍

自然人配合度低: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如废品回收商贩),普遍不愿配合实名认证及税务登记,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或增加纳税负担。

小微企业适应困难:中小型资源回收企业缺乏数字化管理能力,难以满足“反向开票”要求的交易流水、资金凭证等数据留存标准,导致开票效率低下。

3、风控机制不完善

反向开票:存在虚开发票风险,例如不法分子通过伪造自然人交易骗取抵扣凭证,而税务部门尚未建立高效的事前预警机制。

4、行业生态与利益博弈

回收链条利益分配失衡:政策要求资源回收企业承担开票责任,但上游自然人议价能力弱,企业难以通过价格调整转嫁成本,导致利润空间压缩。

下游利用企业协同不足: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如钢铁厂),对“反向开票”凭证的认可度有限,部分企业仍要求资源回收企业提供传统增值税专用发票,形成重复开票负担。

综上,“反向开票”政策需在降低合规成本、统一执行标准、强化技术支撑等方面持续优化才能真正激活再生资源行业循环利用潜力。

(新闻来源:循碳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