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宁德时代首次霸榜动力电池海外市场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成就显著,2024年三榜夺冠彰显实力,新能源车企动态紧密关联电池业

2025年2月11日和12日,知名电池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揭晓了2024年度全球及非中国市场的动力电池装车排名,同时结合此前公布的中国市场排名,全面展现了动力电池行业的最新态势。在这些榜单中,宁德时代在非中国市场的突破尤为亮眼,它不仅首次超越了LG新能源,更是在全球、中国及非中国三大市场中均夺魁,这是宁德时代的历史性成就。

第一,2024年宁德时代首次超越LG新能源,成为非中国市场的第一,这也是宁德时代首次实现动力电池全球、中国、非中国三榜第一。2023年,两家企业在中国以外的市场谁占先存在争议,有的榜单宁德时代是冠军,有的榜单LG新能源是冠军,但SNE Research的榜单在电池领域的权威性得到普遍认可,而在2023年的排名中,宁德时代以0.1GWh的微弱差距落后LG新能源。

2024年,随着海外车企采用宁德时代电池的车型越来越多,以及中国车企电动车出口量的快速增长,宁德时代电池在中国以外市场的增速达到10.9%,而LG新能源的增速仅有1.0%,宁德时代排名第一毫无争议。

第二,是特斯拉进入前十,动力电池海外市场集中度下降。拿下第一的同时,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却比2023年有所下降,从27.5%降至27.0%。不仅如此,2024年和2023年相比,CR3(前三名所占市场份额)从65.7%降至62.4%,CR5(前五名所占市场份额)从89.4%降至80.3%,CR10(前十名所占市场份额)从95.6%降至92.5%。

降幅最明显的CR5,主要源于LG新能源和松下的下滑。LG新能源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欧洲新能源车市场增速放缓。松下大幅下滑则是源自单一大客户特斯拉的重大变化。2024年,特斯拉德国电池工厂制造的4680大圆柱电池开始批量出货,全年装车8GWh,基本等于同期松下7.7GWh的降幅。特斯拉也位列非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车排名的第七位。

随着中国电动车出口增加,其他中国电池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逐步走高,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只有比亚迪和中创新航的增速超过100%,另外增速接近100%的其他厂商也主要来自中国电池企业。

回顾2023年,宁德时代与LG新能源在非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尚存争议,但SNE Research的权威榜单显示,宁德时代仅以微小差距落后于LG新能源。然而,到了2024年,随着宁德时代电池被更多海外车企采用,以及中国电动车出口量的激增,宁德时代在非中国市场的增速高达10.9%,远超LG新能源的1.0%,从而稳固了其领先地位。

此外,特斯拉的强势崛起也值得关注。它成功跻身非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车排名前十,推动了海外市场动力电池集中度的下降。尽管宁德时代在2024年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从27.5%降至27.0%,但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CR3、CR5和CR10的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这主要归因于LG新能源和松下的市场表现不佳。其中,LG新能源受欧洲新能源车市场增速放缓影响,而松下则因特斯拉德国电池工厂的投产而大幅减少了对外部电池的依赖

与此同时,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持续扩大。在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六家中国企业,它们的市场份额总和从2023年的63.4%增长至2024年的67.1%。此外,中国电动车的出口增加也推动了其他中国电池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份额提升。在中国市场排名前15中,新上榜的三家企业均来自车企体系内,这显示了车企自供电池的发展趋势正在加速。

宁德时代之所以能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客户结构的多元化。其前三大客户特斯拉、吉利、问界仅占其总销量的31%,这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而其他中国电池企业如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等也实现了高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它们与特定车企的深度合作。

然而,并非所有中国电池企业都表现出色。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下滑主要是因为其销量增长主要来自混动车型,对电池的需求量相对较小。而亿纬锂能和孚能科技则受到主要客户销量不振的影响,市场份额出现下滑。特别是孚能科技,其主产品三元锂软包电池在国内市场遇冷,但在海外市场却有所增长。

 

总的来说,2024年的动力电池市场展现了深刻的行业格局变化,中国企业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宁德时代的三榜夺冠、特斯拉的技术迭代以及中国电动车的出口加速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市场的多维竞争。未来,如何在技术革新、客户多元化与全球化布局中保持领先,将是头部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本文原作者为《财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编辑:韩舒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度调整。

(新闻来源:财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