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浙江义乌3.5亿锂电回收项目正式启动,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发展
近日,一项总投资额达到3.5亿元人民币的锂电回收项目在浙江义乌成功落地。该项目由浙江重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发起,旨在年综合利用5万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其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信息已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公示,预示着项目正稳步迈向实施阶段。该项目选址于义乌市,占地面积50亩,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工业建设用地资源。
浙江重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引入一系列国际领先的设备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电池包自动化拆解线、一级无害化破碎线、研磨破碎线,以及智能AGV、信息追溯系统和自动化检测设备。这些现代化设施将共同构建一个高效且环保的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体系。项目预计将为当地创造90多个新增就业岗位,年开工天数可达330天,以单班制生产模式运行,年处理能力将达到5万吨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此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应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带来的环境挑战,还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据预测,项目完成后,将实现年工业总产值12.65亿元人民币,税收总额6597万元人民币,利润总额9194万元人民币。
针对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问题,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此前已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多项策略建议,包括优化布局以强化回收利用产业链,完善回收体系并探索全产业链追溯管理,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加强政策支持以加速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以及深化国际合作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为推动电池回收企业的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至关重要。建议企业采纳统一的电池类型和规格,便于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同时,针对电池种类多、批量小的问题,可采用智能柔性拆解和智能化除胶技术,提高拆解效率。此外,利用快速检测分选、配组与安全管控技术,可有效解决梯次利用中的难题。
鉴于其重要的社会与环保价值,建议相关部门通过专项资助、基金支持、政策补贴等多种形式,激发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积极性。同时,积极探索并推广创新的商业模式,支持建立规范化、透明化、共享化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及交易体系,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层次回收网络,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