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理事会近期颁布了一项立法决策,标志着欧盟在推动环保领域迈出了新的一步。该决策聚焦于永久性碳移除、农业碳汇及产品碳存储,旨在构建一个自愿参与的认证框架。此框架的核心在于,通过量化、监测及验证等手段,确保碳移除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将对可能存在的“漂绿”行为进行有效遏制。
这一立法举措被视为欧盟在碳减排认证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欧盟内的碳移除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还预示着未来在碳排放认证方面将建立起更为完善的框架体系。欧洲理事会此次通过的规则,正是为这一新框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标志着欧盟在环保法规的制定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碳去除方案涵盖了工业技术手段(例如直接空气捕获项目)以及自然碳吸收途径。这些项目的资金可来源于碳信用交易或政府鼓励政策,因此,构建一个能验证和量化项目成效与质量的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2022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个认证框架的初步构想,作为《欧洲绿色协议》的一环,旨在助力欧盟在2050年前实现气候中和目标。虽然减排温室气体是核心策略,但难以避免的排放需通过碳去除手段来平衡。
遵循该框架的组织将被授予认证,这一认证可成为投资者、合作伙伴及客户评估企业是否履行碳减排承诺的参考。获取认证的前提是,组织需实施能长久储存碳的系统,比如,通过生物能源结合碳捕获与储存技术,或直接空气捕获系统并附带储存功能,将碳从大气或生物圈中移除并储存长达数世纪;或是将碳固定在耐用产品中,如木质建筑材料,保持至少35年;以及实施农场系统,增强森林、土壤的碳封存能力,或降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这些系统需持续运作至少五年,如植树造林、恢复泥炭地和湿地、优化肥料使用等。
要获得认证,这些碳去除活动需满足四大标准:它们必须实现量化的净碳去除或土壤减排效益;必须是额外的努力,即超出法定要求,并因认证激励而在经济上可行;旨在确保碳的长期储存,同时尽可能降低释放风险;不对环境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且能支持一个或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此外,符合条件的活动还需经第三方认证机构独立核实,方能获得官方认证。该法规对第三方认证机构也设定了严格透明的监测、验证及报告准则,以增强公信力并确保环境效益。同时,针对运营者制定责任机制,应对碳重新释放至大气的问题。
四年后,欧盟将建立一个覆盖全欧的电子登记系统,确保组织活动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并公布登记信息,以体现通过认证活动实现的碳净效益。此法规将在欧盟官方公告发布20天后生效,对所有欧盟成员国具有约束力。
该法规一经欧盟官方公告发布,并在20天后正式生效,将直接适用于所有欧盟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