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科创板日报消息,2024年科创板半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暨新能源专场集体业绩说明会,共20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参加,其中既包括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大全能源等光伏龙头,亦有珠海冠宇、联赢激光、利元亨、亿华通等电池领域企业。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表示,当前光伏行业已在周期底部,行业已经从源头遏制了产能无序扩张,未来行业会是逐渐回暖的过程。在行业出清的过程中,没有技术优势、市场能力和资源平台的公司和没有竞争力的产能会淘汰出局。
天合光能董事长、总经理高纪凡亦提到,当前光伏产业链价格已处于底部区间,未来随着市场供需格局的逐步优化,预计产业链价格有望迎来积极回升。
大全能源董事、总经理王西玉则认为,2024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持续走低。下半年,硅料行业的市场状况可能会继续维持当前的态势。
9月2日,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回应投资者对于硅片价格走势看法时表示,未来的价格只会向上。 “目前上游原料价格企稳,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继续跌价的空间基本没有。”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va Hou也在近期一份报告中表示,对于太阳能公司来说,价格可能还需要6到12个月的时间才能回升至盈亏平衡水平。 “中国太阳能行业正进入下行周期的最后阶段,周期性底部可能在2025年。”
技术路线上,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均认为N型TOPCon未来将是主流技术路线。其中,天合光能提到,往长期展望,晶硅与钙钛矿叠层电池是最优型态,而TOPCon更适合作为叠层电池的底电池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将持续迸发强劲的生命力。
标普全球(S&P Global)在今年发布的《光伏技术报告》中指出,光伏行业正处于向n型技术的快速转型期, 2024年是转型的关键阶段。预计到2026年,TOPCon的市场份额将攀升至70%。
近日,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业巨头晶科能源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工厂获得了根据《通胀削减法案》(IRA)的税收抵免,这一消息标志着中美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直以来,美国对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都持打压态度,晶科能源的案例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是一个罕见的情况。
这不仅标志着来自中国的光伏企业首次在美国获得清洁能源项目的激励,也意味着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光伏产业布局正在逐步深入,对于即将/已经远赴美国建厂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具有重要参考。
业绩会上,阿特斯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瞿晓铧表示,阿特斯美国5GW组件工厂2023年年底投产,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可以享受IRA补贴。
天合光能董事长、总经理高纪凡表示,公司在美国规划有5GW组件产能,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
对于当前锂电行业情况,企业关注的新增长点主要在固态电池、消费电池及海外市场。
固态电池方面,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比克电池、弗迪电池、蜂巢能源、清陶能源、太蓝新能源等在内的多家国内电池企业,都已公布各自在固态电池产品方面的相关规划布局。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2024年以来,我国固态电池行业出现半固态量产车型上市、半固态电池装车渗透率达1%等边际变化,产业化信号已至。
海外市场方面,阿特斯表示,已上调今年大型储能系统出货指引。该公司大型储能销售目前主要以北美、欧洲和澳洲等海外市场为主,同时也在积极拓展其他国际市场。
业内预计,未来海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厂的扩产有望保持增长,对锂电设备需求也将随之增长,且锂电设备“出海”有望成为我国锂电设备企业又一业绩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