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电子垃圾5年飙升63%,原因何在?


      联合国智囊团——联合国大学组织的世界首个“区域电子垃圾检测”项目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东亚和东南亚的废弃电子产品数量在2010年至2015年间增长了63%,电子垃圾总量和人均产生量均快速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增长。在全球金融危机后,这一增长现象更显惊人。


      亚洲的12个国家和地区构成了最大的消费者群体,购买了近一半市场份额的电子产品。报告独特地展示了区域电子垃圾状况,直接将不同区域进行横向比较,并根据先行国家的成熟经验,向不发达地区提出未来电子垃圾管理的体系和政策建议。

      数量骤增源自哪里?

      联合国大学项目研究人员鲁迪格·库尔说:“对于缺乏环境友好型电子垃圾管理基础设施的许多国家来说,这类垃圾的数量骤增令人担忧。”现有电子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负担过重,对环境治理产生了不小的压力。
报告列举的电子垃圾增加的主要趋势包括:技术创新加速了新产品的推出,特别是便携式电子产品类别,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小型可穿戴设备层出不穷;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工业化国家人口不断增加,迅速扩大的中产阶级成为相当有实力的电子产品消费者;由于硬件不兼容和软件要求,电子产品很快因快速发展的技术变得不再时尚,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电子垃圾也随之增长;进口贸易提供了更多的新产品和二手产品,也增加了电子垃圾的潜在来源。

      非法倾倒原因何在?

      研究报告警告,大多数国家普遍存在不当和非法电子垃圾倾倒,却没有考虑由国家来对电子垃圾立法。

消费者、拆解商和回收商往往成为非法倾倒的主体,他们拆卸和处理非功能部件的残余物释放到环境中,形成了“开放倾倒”。


      研究表明,非法倾倒电子垃圾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条:首先,用户缺乏单独处理过时电子产品和电子垃圾的意识,非正规电子垃圾回收商也往往缺乏相关的行为危害性知识;其次,如果用户需要为回收电子垃圾支付费用,一般都会选择忽略收集和回收系统,因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再者,现有系统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处置电子垃圾,造成的不便让人们缺乏正确处置的动力。另外,缺少合适的场所来处置危险废弃物和电子垃圾残余物,以及电子垃圾立法管理不当或执行不力,也可能导致电子垃圾泛滥。

      非法回收伤害多大?

      报告明确指出,当分离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如燃烧电缆以回收铜时,电子垃圾的露天焚烧等“后院回收”,成为非法回收电子垃圾的常见做法,对公共卫生和环境造成严重和长期的不良影响。


      当电池部件短路时,火灾也时有发生。这种情况虽不太常见,但也不能忽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回收商主要从印刷电路板和电线中回收金、银、钯和铜,使用危险的湿化学浸出工艺(也被称为酸浴)进行分离,通常导致有毒烟雾的释放。


      研究人员警告:“在非正规部门的露天焚烧和酸洗池回收,对处理者的职业健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没有手套、眼镜和面罩等保护措施情况下,若接触危险化学品和物质将直接影响工人健康。”

报告认为,对电子垃圾处置不当,与甲状腺功能改变、肺功能下降、儿童生长缓慢、精神健康结果消极、认知发育受损、细胞毒性和基因毒性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研究人员强调,对于经常在同一地点生活和工作的非正规回收者家庭成员及周围社区的居民,间接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也将带来健康问题。

      他山之石

      1.美国建立便民体系处理电子垃圾


      美国尚无联邦法律规范电子垃圾的处理,但已有25个州为此自行立法。它们还鼓励厂家在产品设计中更多考虑电子产品的日后处置,使用易于循环利用的材料。大体上,这些立法规定回收的电子垃圾主要包括电视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计算机显示器等,由制造商承担收集、运输等回收费用;制造商须在州环保管理部门付费注册产品和提交回收计划,并在制造商公司网站上公布产品回收的方法。注册费一般存入当地信托基金,用于电子垃圾回收项目。


      美国建立了覆盖地方环保部门、制造商、零售商、专业回收处理公司和行业协会的电子垃圾便民回收利用体系,使民众能在网上查询附近的回收点,或打电话享受上门服务。


      2.加拿大形成回收产业链


      加拿大在电子垃圾处理和回收方面已经取得较为成熟的经验,甚至形成了产业链。一些省市颁布禁令,通过立法的方式避免电子垃圾混进生活垃圾进入垃圾掩埋场,并统一规范回收的渠道。例如温哥华,从2011年起就对电子垃圾另类处理做出严格规定,把电子垃圾混进生活垃圾要处以罚款,外加交付清理分类所产生费用的50%。加拿大将回收到的各类电子零部件运送到不同的回收公司,从中回收出金属、玻璃和塑料等多种资源进行再利用,进而“变废为宝”。


      3.法国生产商承担主要回收责任


      在法国,生产商承担电子垃圾回收的主要责任。早在2005年,法国就启动了全国性的电子垃圾回收法令。在生产端,所有电子设备都会印有表示报废后可以回收利用的标志,电子设备制造商有义务保证其产品最终的清除和处理工序;在销售端,所有新出售的电子设备都要标注回收费用。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小型电子设备应置于有黄色盖子的垃圾桶内,它们在运送到分拣中心后将实现废料的再循环使用。


      4.日本建议每人回收1千克有用金属


      日本在2012年通过了《小型家电循环再利用法》,其中规定民众分类处理废旧小型家电,应尽量交给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生产企业要尽力利用废旧小型家电再处理后生成的物质,地方政府结合各自情况对小型家电进行回收并分类。日本政府还建议民众主动回收有用金属。


      据日本环境省统计,日本现在每年废弃的小型家电多达65万吨,其中含有用金属约28万吨,总价值达844亿日元。为此,日本政府制定了在2015财年回收14万吨的目标,即每人每年回收1千克,回收率接近20%。


      5.德国二手电子产品市场日渐成熟


      在德国,许多年轻人持有类似的消费观,即一款新的电子产品问世,就卖掉手头的旧型号,再添钱购买最新的。这得益于德国日渐成熟的二手电子产品交易市场。回收产品经由专业工程师检测处理、翻新后,在其官方网店上销售。他们致力于培养消费者这样一种意识,即任何旧电子产品都不是“无用的老骨头”,所有机器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


      6.日韩实施专项立法


      但这些国家在执行过程中,还面临资源有限和制定规则能力等方面的挑战,同时公众对于不当处置电子垃圾的危害仍认识不足。报告称,日本、韩国等在建立电子垃圾收集和回收系统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从上世纪90年代起,实施了专项立法,其特点是:重视收集和回收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强有力的执法。也有像新加坡那样虽然没有立法,但政府和生产者通过公司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电子垃圾。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