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干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制度,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市场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在通信基站备电、储能、低速动力等场景已初步实现商业化运营,产业发展迅猛。

但同时梯次产品种类多、场景多,也面临着产品的安全、性能、质量及售后服务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性要求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制度》旨在构建新能源锂电行业可持续的资源循环体系,促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汽车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证书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是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和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等相关部门指导下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认证的国推自愿性认证制度。

该认证旨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能力,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障梯次利用电池产品的质量,健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市场体系,促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助力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

近日,经认监委批准,深高速旗下乾泰技术公司获得了国内第二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证书。此前,江苏华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国内首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证书。

2023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工作的公告》,9月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联合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和组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技术委员会的公告》,10月国家认监委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固定式梯次利用电池的公告》。至2023年底,基本完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认证制度第一阶段的建设。

认证目录及标准

梯次利用产品认证目录由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行业发展和认证工作需要,共同确定并发布。梯次利用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由认监委发布。

认证依据标准以发布的梯次利用电池产品相关标准或技术规范为准。本规则适用的 2 类梯次利用电池产品,其认证依据标准分别如下:

认证依据的标准原则上应执行最新版本,当需增加、减少适用标准或使用标准的其他版本及条款时,应按照国家认监委发布的适用相关标准要求的公告执行。

认证模式

初始工厂检查+型式试验+获证后监督。认证机构可在基本认证模式的基础上酌情增加生产现场抽样检验、市场抽样检验或使用环节抽样检验等相关要素,以确定具体产品类别所适用的认证模式。

认证流程 

认证流程通常包括如下环节: 

(1)认证的委托、资料评审和受理; 

(2)划分认证产品单元、编制认证方案; 

(3)初始工厂检查; 

(4)产品型式试验; 

(5)认证结果的评价与批准; 

(6)颁发认证证书; 

(7)获证后的监督。

政策鼓励

1、工业和信息化部鼓励符合条件的生产获证梯次利用产品的企业申请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中使用获证梯次利用产品。

2、支持保险机构发展适合梯次利用产品的财产保险和产品责任保险,为其应用推广提供风险保障。

3、鼓励开发银行统筹用好抵押补充贷款资金、绿色信贷、绿色融资服务等,给予低成本资金支持。

结束语

2023年底,全国累计产生退役动力电池44.9万吨,到2030年,我国每年将产生超过100万吨的退役动力电池,整个电池回收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达到1053.6亿元。及时构建可持续的资源循环体系,关系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健康发展。

附件

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固定式梯次利用电池》

2、《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使用管理程序》

3、《第一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

4、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

5、GB 40165-2021固定式电子设备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

6、 YD/T 3768.1-2020 通信基站梯次利用车用 动力电池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第 1 部分:磷酸铁锂电池》

(新闻来源:锂加加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