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北交所“深改19条”发布满200天,“专精特新”特性凸显

2023年9月1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深改19条”发布至今已满200天。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当前市场生态持续向好,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企业将上市第一站瞄准北交所。截至3月18日,自北交所“深改19条”发布以来,29家登陆北交所的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近七成。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高研发投入、高创新、强链补链建设的重要主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北交所推动中小企业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核心竞争力,是助力中小企业突破困境的重要部署。

优化企业上市路径

近年来,北交所不断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优化上市路径。一方面,建立申报前预沟通机制,挂牌上市直联审核机制,提升全流程审核质效,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另一方面,允许挂牌满12个月的摘牌公司二次挂牌后直接申报北交所。此外,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制度正在加快推出。

  

截至目前,北交所245家上市公司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有123家,占比超五成。截至3月18日,北交所245家上市公司中,中小企业占比超八成,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

“后备军”质量持续提升

从北交所“后备军”来看,当前北交所与新三板已形成层层递进关系,对新三板的撬动作用日益显现。新三板新挂牌企业质量持续提升,多家公司盈利规模较大。与此同时,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推动北交所上市进程。截至3月15日,年内共有62家公司挂牌新三板,其中,近30%的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北交所的设立完善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宽了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渠道,对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设立打通了从创业投资到私募股权投资,再到区域股权投资领域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全链条,拓宽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解决了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难题。

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北交所要服务好“新”企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持续投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必须大力开展研发活动,推动创新要素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从而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和平台至关重要。

  

北交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战场,凭借其独特的定位和功能,针对中小企业形态多样、成长周期长的特点,不断优化服务质效,有力支持了他们的创新发展。北交所数据显示,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平均研发强度4.46%,是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的3倍,显示出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募集资金的八成主要用于支持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这些领域正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领域。北交所在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方面成效显著,但其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市场生态还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了更好地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北交所必须要服务好“新”企业。

 

乾道产业研究院解读:

在沪深交易所IPO收紧的背景下,北交所上市效率优势更加突出,从上市标准来看,北交所比较关注公司估值,采取市值与利润、营收、现金流等财务数据绑定审核的方式,给予新兴行业与成长型公司更多的空间,加之北交所市场生态持续向好,企业奔赴北交所的热情高涨。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在创新领域最为活跃,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优质企业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体力量,需要更多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之路,发挥民营经济在形成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生力军作用。可以预期的是,北交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政策合力将不断凝聚,会有更多中小企业通过北交所的助力,实现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新闻来源:乾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