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学者大咖齐聚宜宾参加世界级动力电池行业盛会,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引发各方关注
7月21日,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大会主题为“智汇绿色动力 创享低碳未来”。大会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为期3天,是我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动力电池行业盛会。
这是全球罕见的全产业链企业参加的一次行业盛会,涵盖了中上游材料企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动力电池下游应用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吉利控股集团、长安汽车、广汽集团、LG新能源、松下控股等国内外巨头企业悉数参会。
1、众学者大咖共议行业热点
2022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重要嘉宾云集:既有“两院”院士和专业研究机构负责人,也有广汽、比亚迪等车企业负责人,还有有宁德时代、格林美等动力电池领军企业负责人。众学者大咖齐聚动力电池大会,共议行业热点难点。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指出,能源和交通绿色转型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动力电池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万钢分享了五点看法。一是坚持创新驱动;二是不断强链补链;三是保障安全发展;四是推动拓展应用;五是坚持开放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会上提出,欧盟提出动力电池2030计划,目标瞄准新一代智能电池。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要加大力度,面向2030年,实现动力电池从材料选择、电池设计、制造、使用、回收的全链条智能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在会上提到,中国动力电池与材料企业当下面临的共同课题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材料革新,即正、负极和电介质材料如何创新;二是技术突破,即关键技术瓶颈如何突破,如何实现低碳制造;三是产能问题,即如何破解低端产能过剩与优质产能不足;四是成本问题,即如何面对原材料涨价采取新的技术策略。他还提到,动力电池安全性引人注目,安全性是底线,是必选项,做良心电池,已成为越来越多电池企业的共识。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发表主题为“创新引领TWh时代”的主旨演讲。曾毓群表示,2022年,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无钴电池、锂空电池、无稀有金属电池、钠电池产业链、凝聚态电池等领域都已有布局。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全球装机的市场份额占比34%,去年是28%,“宁德时代累计动力电池量突破400GWH,3辆电动车就有1辆车使用了宁德时代的电池。”
广汽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十四五”期间,广汽集团计划投入850亿~1000亿元,强化新能源“三电”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力争“十四五”期末汽车产销350万辆,营收超6000亿元。其中,自主品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超35万台,占比超20%。在新能源汽车需求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动力电池原材料一路暴涨。建议加强对电池行业的监督领导和统筹协调,改善供需的平衡,协调价格回到合理的区间。
LG新能源中国总经理郑渊斗谈到,伴随着中国、美国、欧洲全球三大市场的低碳政策和环境法规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速度会进一步扩大。“预计截至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渗透率将达到23%,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44%,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总量预计将达到4500万辆。”
2、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近年来,我们牢牢把握汽车产业变革趋势,牢牢把握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汽车电动化转型主要引擎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推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走在世界前列。”7月21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四川宜宾举办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开幕式上表示。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达154.5吉瓦时(GWh),同比增长142.8%,占全球总装车量的52.1%。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10.1吉瓦时(GWh),同比增长109.8%,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大企业中我国占据6席。
张云明介绍,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当前,全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加速,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动力电池产业高速发展不仅培育了大批自主创新企业,也有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例如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四川宜宾投资640亿元建设的、年产235吉瓦时(GWh)全球最大单体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正有序推进,在其带动下,宜宾已签约动力电池生态链项目70多个、总投资1800多亿元。
3、动力电池回收备受各方关注
会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备受各方关注,与会专家发言时不约而同提出要构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表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体系。未来将进一步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制定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加强央地工作联动,形成协调监管机制,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支持智能拆解、材料再生等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培育一批梯次利用和回收再生的相关企业。
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强调电池回收利用的重要地位。他说:“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动力电池原材料持续短缺以及报废电池对环境的压力,让电池回收备受关注。业内专家曾表示,预计到2050年,全行业动力电池的一半材料都将来自于报废电池的循环利用。”
4、“宜宾”筑巢引凤,众多项目将签约
欧阳明高院士在会上强调,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发展的趋势一定是向西部转移,特别是四川。他进而解释了动力电池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诸多理由,如四川锂资源占到全国一半以上,绿电比例有80%等。“我把我的研发中心设在宜宾,因为它必然是全球动力电池的生产基地。”欧阳明高说。
近年来,宜宾“筑巢引凤”,拿出有的放矢的招商政策去吸引更多龙头企业入驻。大力开展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先后引进宁德时代、中国中车等世界500强企业8家、中国500强企业14家、上市公司27家,2021年以来累计签约引进招商引资项目近400个,协议总投资2800亿元。
产业链越来越长,市场越来越大,宜宾将新能源产业链的“微笑曲线”做到极致——从研发到制造,再到销售。新能源产业链构造丰富的同时,宜宾率先进行了电动宜宾的推进。大会还将同时举行投资推介会,向全球发出合作邀请,共同打造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典范,会上,众多重大项目将签约。
(来源: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