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京诚)成立于20031128日,是由创建于1951年的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改制成立的国际化工程技术公司,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冶京诚素有冶金建设国家队排头兵之称,公司通过综合设计甲级资质认定,拥有规划、咨询、勘察、施工、监理、造价、环境影响评价等一系列国家最高级别的行政许可。

经过近70年的发展,中冶京诚80余项服务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钢铁行业设计、施工、工程咨询和装备开发方面的最高水平,形成了一系列以提供钢铁、市政和水务等领域高端专业化工程技术服务为主导方向的服务产品。服务内容涵盖绿色战略企划、绿色方案咨询、绿色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绿色工程设计、绿色运营管理、绿色公共服务等方面。建有国家绿色制造评价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我协会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各行业绿色发展,与中冶京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已是我协会副会长单位,在协会的帮助下,中冶京诚成功申报了2019年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推动了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升级。现将中冶京诚主要特色介绍如下:

1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

中冶京诚始终将钢铁行业绿色关键工艺系统(集成)应用作为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聚焦市场需求,先后承担5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取得了一些列重大绿色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业绩,形成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拥有一系列核心技术及成套装备,被业内公认为钢铁行业全流程解决方案专家。现将部分技术介绍如下:

1)标准大型高炉本体高效、长寿工艺与装备。该项目累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中冶京诚在在高炉长寿设计方面技术积淀深厚,高炉长寿综合技术研究成果卓越。60余年来累计设计或总承包高炉255座,并出口到印度、伊朗、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多个国家,形成了从10004000m310个高炉容积系列,全冷却壁薄炉衬、板壁结合厚炉衬和新型板壁结合的薄炉衬结构三大炉体结构体系。研究开发了高韧性铁素体基球墨铸铁冷却壁,首创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铜冷却壁,贯流式风口等高炉长寿冷却设备。开发的铜冷却壁和铸铁冷却壁衔接技术,很好地解决了铜冷却壁与铸铁冷却壁过渡问题。研究开发国内第一套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为高炉炼铁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2)大型旋切式顶燃热风炉工艺、设备及自动化成套技术。中冶京诚是最早在国内开发改进型内燃热风炉,并最早开发外燃式热风炉的企业。2004年成功开发高风温、高效、长寿型旋切式顶燃热风炉。该产品拥有燃烧器,高效格子砖、高性能炉箅子、热风输送管道膨胀拉紧装置、关节管等20多项专利技术。含旋切式顶燃热风炉燃烧器等13项专利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010年经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先后应用到130多座、涵盖10004000m3级的高炉产品。

3)大型智能化转炉炼钢工艺与装备。中冶京诚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50t320t全套转炉炼钢工艺与装备技术,同时自主开发了一系列先进可靠的技术诀窍和产品,掌握了大型转炉本体装备设计、新型氧枪、转炉双联冶炼工艺、一包到底铁水转运技术、一键智能炼钢技术、汽化冷却系统长寿及蒸汽回收技术等技术。该技术先后获得数十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该技术成果应用于国内外多项工程上,在智能炼钢和生态友好方面取得巨大的技术进步。其中150t以上转炉市场占有率50%以上,居全国首位。

4)超大断面圆坯连铸工艺及装备。中冶京诚首创了世界最大断面的ϕ1000mm圆坯连铸成套技术,该技术实现了以超大规格优质连铸圆坯替代模铸钢锭,节能降耗,为大型无缝钢管生产工序提供合格坯料、为机加工行业锻件生产提供高质量的坯料替代铸锻件,开拓国内外大断面圆坯连铸机市场。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钢铁企业,将国内冶金行业设计、制造水平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摆脱了以往超大断面圆坯连铸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的被动局面,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

5)特厚优质板坯连铸工艺及装备技术。中冶京诚自主开发了世界首台最大规格450mm厚板坯连铸机,突破了超厚板坯连铸设计理论的不足,解决了厚板坯连铸设计过程铸机拉坯力大、铸坯温度控制、变形控制等问题,攻克了大断面连铸坯时中心偏析、疏松级别高和表面易出现裂纹的世界难题,产品质量优良。采用自主开发的动态二冷和动态轻压下模型,利用独特的铸坯导向段设计和控制等核心技术,实现微合金钢、模具钢等高品质钢种优化温度和裂纹控制的无缺陷铸坯生产技术,首次成功生产出了世界上直弧形连铸机型的最大厚度,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同时针对连铸机的机型设计完成了一次理论上的认证和飞跃,为同类型连铸机的优化、改造升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6)中厚板工艺、设备及自动化控制成套技术。中冶京诚借助国内大规模建设中、宽厚板轧机工程的契机,实现了以国内为主制定生产工艺路线和总体工艺布置的模式。中冶京诚在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电气控制等领域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中厚板自主创新技术,处于市场领先地位,是国内唯一可提供中厚板轧机工艺技术、设备设计与制造、电控系统及模型的全范围综合性系统供应商,也是国内唯一具有全线自主技术和总体控制能力、可实现全面交钥匙总承包能力及业绩的工程公司。先后完成了三十多条中厚板生产线的建设要求,市场占有率超过50%,总体业绩在全国遥遥领先。

7)超薄带铸轧生产工艺与装备关键技术。中冶京诚与美国纽柯公司联合承接了国内首台套CASTRIP生产线工程,对双辊超薄带铸轧生产工艺与装备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铸轧生产线工艺、设备、自动化系统等专业课题研究,形成包括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产品生产在内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线产品,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8)高速粉末彩涂板生产工艺与装备关键技术。中冶京诚自主开发出高速连续粉末彩涂板生产技术,该技术首次采用静电喷涂生产方法将粉末涂料用于彩涂板卷生产工艺中,从而实现生产过程中及使用过程VOCs的零排放,实现了彩涂板卷的绿色环保型生产,开创了替代传统的溶剂型彩涂板卷生产的先河;世界首次成功将静电喷涂工艺方法用在高速且连续化的彩涂板生产之中,机组最高速度能达100m/min,在同类机组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该成果实现了彩涂板生产工艺方法及装备的一系列创新,降低了填补了行业空白,其创新成果申请专利近40项,被《世界金属导报》评为“2016年世界钢铁工业十大技术之一。

9)全国产化120m/s高线精轧机组技术。中冶京诚自主研发的10机架120m/s高线精轧机组,系统解决了精轧机组高速振动问题、设备高速运行不稳定、辊箱易进水、承载力小等技术难题,满足了用户对高速、大承载力线材终轧设备的需求。为提升我国高速线材生产工艺、设备水平,全面提升线材产品产量与质量,减少了备件量,为降低钢成本做出了贡献。项目成果已推广至国内外多家钢铁企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百米以上精轧机组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大大提升了我国在棒线材国际钢铁行业中的地位。

10)承压一体化钢厂循环水净化处理装置。通过污水治理领域多年技术积累,中冶京诚开发出全新承压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技术。该技术创造性的提出了钢铁浊环水带压混凝高密度澄清水质净化技术,污水处理效率得到了极大的突破,颗粒态、悬浮态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9.5%,胶体态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9%,污水物化处理能耗大幅降低,污染物去除率显著提高;首创了钢铁行业污水物化处理短流程工艺,工序步骤缩短40%,节省占地30~40%,节约用地效果显著。该技术已经转化为三种形式8个规格的产品,在多家企业的污水处理工程中得到大规模应用。

2.中冶京诚拥有卓越的自主创新能力

中冶京诚专注于钢铁行业绿色制造核心技术研发,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相继面世。如:自主开发出50320t系列转炉核心技术,在大型节能转炉市场中占有率超过50%,位列世界第一;自主开发全国产化中厚板成套技术,成为国内唯一能全方位提供工艺、设备及控制系统的供应商;自主开发了世界最大规格(ϕ219mmCPE顶管机组,成为国内唯一拥有CPE技术和装备的公司。

依托技术研发工作,中冶京诚在炼铁、炼钢、轧钢等领域开发了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拥有一系列核心技术及成套装备,在钢铁绿色生产领域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累计获得与绿色制造相关的专利215项,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8项。

3中冶京诚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中冶京诚具有强大的绿色制造相关资源整合能力,以全流程或单工序总包服务为载体,依据钢铁企业的具体需求、集成运用公司内部资源,围绕钢铁全流程的方案咨询、研发设计、集成应用、运营管理、公共服务等内容开展综合性、系统性服务,运用国家队、大平台的技术、管理和经验优势,促进我国钢铁产业绿色升级。

工程总包。围绕钢铁流程,中冶京诚为客户提供绿色制造工程总包及集成应用。中冶京诚作为全方位解决专家,发挥多专业系统集成优势,针对供电系统、炼铁系统、除尘系统、脱硫脱硝系统、煤气发电系统、轧钢系统等工程实施全工序总包服务,业务涵盖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设备EP、系统集成及软件编制、工程监理、工程EPC等。

方案咨询。中冶京诚积累了诸多单项设计和总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高端咨询为引领的钢铁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咨询服务能力。凭借雄厚的工程经验积累,公司具备在绿色发展战略、技术升级路线、可行性、投资效益、风险管控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的能力,可根据钢铁企业的需求和行业特点开展各类现场诊断,针对绿色物料选择、绿色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流程改造、绿色装备、安全与社会效益分析、投资概算、过程管理等问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研发设计。中冶京诚是钢厂总体设计的集大成者,在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各个时期中,中冶京诚承担的钢铁联合企业总体设计和建设工程都代表了我国钢铁行业的最高水平。中冶京诚不断创新、研究跟踪最新绿色技术的成熟应用,掌握了系列核心技术,显著提升了钢厂运行阶段的绿色化率,引领了我国钢铁总体设计的发展方向,设计硕果累累。

集成应用。深耕技术七十年,中冶京诚开发出了多项具有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成应用成果,具备成套绿色技术、装备输出和绿色生产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先后为一大批国家重点钢铁工程提供绿色装备支持,建设并成功输出越南、伊朗、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为我国钢铁工业提供绿色服务的主要力量和工程技术服务输出的重要参与者。其中,作为工程总承包和集成应用项目中,大批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150t以上大型节能转炉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51%70t以上绿色电炉产品约为45%1600mm以上直弧形板坯连铸、中厚板、薄板坯连铸连轧、线材、大型步进式加热炉等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在50%左右、部分产品超过60%。公司研发的绿色制造装备和绿色产品显著提高了我国乃至世界钢铁行业的绿色化水平。

运营管理。中冶京诚持续拓展服务内涵、依据中小钢铁企业需求开展运营管理服务,协助用户建立完善能源、水资源、污染物排放等运行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提供从方案咨询、工程设计到运营管理的全流程绿色服务。

公共服务。中冶京诚开展绿色服务,助力客户企业绿色升级。近两年,中冶京诚服务的企业有8家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制造名单,显著提升了客户的绿色发展水平。此外,中冶京诚积极践行行业领军企业的社会责任,持续针对公益性机构开展有特色的非盈利性服务,对乡镇、政府、学校、医院和各类社会团体开展非盈利性的技术服务。

4中冶京诚技术激发服务产品绿色绩效

中冶京诚致力于服务钢铁行业的绿色升级,提供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要求、高附加值特性的绿色制造关键工艺技术装备研发设计与改造优化的系统解决方案,解决了我国钢铁工业关键工艺流程或工序环节绿色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了具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行业服务,助力于破解制约我国资源能源环境制约问题,激发服务产品绿色绩效,提高能效、水效、资源利用效率等绿色化率指标,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升级。

1)承压多级高密度澄清一体化浊环水处理工艺与技术,累计节水3000000吨,节省电量18000000kWh。钢铁企业污水产生量大,目前国际上及国内的传统处理工艺都存在设施处理效率低,设施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尤其是国内钢铁企业,除了存在上述问题外,还存在运行能耗高,操作环境差的问题,这一现状显然与我国当前在钢铁企业实施节能环保等一系列产业政策不协调。中冶京诚开发出一种运行能耗低、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环境友好型的钢厂浊环水水处理设施,已应用于5家钢铁企业的7个连铸及轧钢浊环水处理系统,节水、节电的同时累计节省占地2000m3

2)应用高炉热风炉燃烧控制理论与方法,将传统高炉的热效率提升3%以上。通过温度控制,合理安排燃烧阶段,合理安排换炉节奏,合理空燃比配比,达到优化燃烧的目的。合理控制拱顶温度及废气温度,降低废气排放量,降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水平。并且通过改变控制节奏,可达到大滞后,非线性,慢时变的控制要求一座1080m3高炉热风炉可节约高炉煤气18000000m3/a

3)双速比大开口度强力飞剪,将高合金棒材生产能力提升39%。在双速比传动在飞剪领域填补了国际技术空白,开拓了一个飞剪传动形式的新局面。核心技术首次用于大冶特殊钢棒材生产线,在不改变前序流程的基础上,仅1年时间就为用户增加了44.5万吨钢产量,增加节支总额>850万元/年。

4)实现炼铁原燃料高效转运及环保卸料,将物料转运区域粉尘浓度降低到原来的1‰以下。对于高炉炼铁,若完全使用中冶京诚开发的原燃料高效转运及环保卸料技术,可以提高烧结矿成品率3%、提高焦炭成品率2%,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年产量1000万吨的炼铁厂,经济效益可达10740万元/年)。已经应用于矿山、钢铁等行业的25家企业,抑尘效果非常明显,社会效益良好。

5)推广节能高效型转炉烟气热回收成套技术,CO2减排量1753900/年。针对国内外现有复合循环冷却方式的重大工艺缺陷,攻克系统节能与烟道长寿无法兼顾的核心技术难关,发明了转炉烟道汽化冷却优化用能关键工艺技术,创建了安全可靠的转炉烟道优化用能复合循环系统关键工艺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系统耗能大、蒸汽产量低等共性技术难题,使吨钢产汽量可达到130kg。与国内技术比较,系统综合故障率降低50%,每年节约检修时间30%以上,烟道寿命延长3~5年,与国外技术比较,降低电耗30%。年节约标煤703500吨、SO2减排5980吨,NOx减排5206吨。

未来,中冶京诚将进一步规范绿色制造相关工作,绿色理念贯穿于钢铁企业设计-施工-生产 -运营全过程,使钢铁企业逐步实现资源节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以及产品绿色化,加快实现集约化低碳发展,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大幅减少污染产生和排放,注重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持续推动产业循环发展。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