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北京“减、增、稳、促”16条支持中小微企业
今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北京银保监局、人民银行北京营业管理部等部门详解《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期,广大市民积极支持防疫工作,各类企业严格落实防疫政策,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与此同时,疫情导致消费减少、活动取消、业务下降等问题,让很多中小微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在2月3日发布实施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若干措施的基础上,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政局等25个部门,研究制定了《若干措施》,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忧,共渡难关。
刚刚结束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谈绪祥系统介绍了《若干措施》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考虑,并答记者问。
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16条具体政策措施可以用“减、增、稳、促”四个字概括。
通过失业保险费返还、社会保险费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不裁员、少裁员。
文件强调各生产企业要严格落实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保障生产工作人员健康安全。
“减、增、稳、促”四个关键字,聚焦的都是当前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困难。
这次政策研究除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层面出台的有关措施外,还针对本市实际情况研究大力度、见效快的政策措施,拿出“真金白银”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比如,在援企稳岗方面,除了有国家层面提出的失业保险费返还政策,还创新提出给予中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费返还的补贴政策。根据测算,仅这一政策就要投入社会保险费30亿元,惠及本市职工120万人。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各区各部门以及市工商联、各行业协会加强与中小微企业沟通对接,汇总梳理形成中小微企业在房租、融资、社保、用工、防疫物资等领域10个方面168条问题建议。聚焦这些问题,25个部门提出52项具体解决举措,再通过线上会商逐项研讨,最终精选出《若干措施》中这16条最有针对性、最能让企业得实惠的硬核措施。
这次受疫情影响最突出的就是文化、体育、旅游、餐饮、住宿、会展、交通运输等行业,这些行业恰恰是中小微企业较为集中的领域。此次政策研究过程中,除了实施一些中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措施外,还专门针对受疫情影响突出的行业企业反映的问题,给予一一回应。
比如,针对旅行社退订退费问题,提出按照有关规定对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旅行社,全额退还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切实缓解旅行社资金压力。
又比如,降低出租车运营成本,鼓励出租车企业对疫情期间继续正常从事运营服务的出租车司机适度减免承包金,市区两级按照管理事权,对采取减免承包金等措施鼓励运营的出租车企业给予一定运营补贴。
答记者问
一直以来总部企业、大型企业都是北京经济的主要支柱,为什么这次针对疫情影响,北京市优先出台的这16条措施是主要针对中小微企业?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也是今年市政府出台的第一个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这次政策服务的对象突出中小微企业,主要是有三方面的考虑:
市委市政府加紧出台《若干措施》,就是从保障更多人、更多家庭和城市总体运行的角度综合考虑,在最关键的、最困难的时候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刚才您也提到,北京是全国科学创新中心,云集了很多总部企业、大型企业。近几年,北京持续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针对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已经形成了“服务包”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大家可以放心,在帮助重点企业应对疫情影响、解决经营困难上,我们是不会缺位的,我们会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做好相关服务,为企业在京发展做好支撑。
(来源:发展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