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装备协会日本公务活动纪行(一)——深入体验垃圾分类
日本从1980年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目前,日本每年人均垃圾生产量只有410公斤,为世界最低。更重要的是,垃圾分类投放已经成为日本民众的一种自觉行为,即使没人监督也会严格执行。近日,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一行赴日进行公务考察,深入学习了日本垃圾分类知识,并在不同地区体验了不同种类垃圾如何分类投放。
图1 京都车站的垃圾捅
图2 东京车站的垃圾捅
图3 草津町高速服务区的垃圾桶
在日本,扔垃圾之前需要先对垃圾进行必要的“清理”,之后再分类投放。图4为协会成员在学习日本不同地区的垃圾分类知识后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体验。协会成员先将打算扔掉的矿泉水瓶拧下盖子,然后撕开瓶外包装纸,再把瓶子踩扁,最后将盖子、包装纸、瓶子三个部分分别扔进不同的垃圾桶。
我协会成员通过切身体验垃圾分类,深刻意识到,日本垃圾分类之所以取得良好效果,与地方垃圾分类制度先行、国民分类意识强等原因相辅相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相信人但更要相信制度,制度建设是实行垃圾分类的根本保障。
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已初步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2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上,明确要求“推行垃圾分类制度”;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提出到2020年底前,我国将在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19年7月1日开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目前北京生活垃圾分类立法工作也正在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在北京的部分小区已经开始。
我国的垃圾分类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引导、因地制宜、细化分类规则、把管理工作做细做实,使我国民众在制度约束下逐渐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培养自觉分类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推动民众广泛参与,一起来为建设美丽新中国作贡献。